信息传递衰减导致产品加载效率不高:政企业务加载的需求分析范围广、内容多,需求确认流程长,需求文档开发工作量大,需求转化为设计、设计转化为代码开发等地方可能信息衰减,导致端到端支撑流程效率不高。
复杂业务逻辑带来开发瓶颈:一款政企产品涉及大量产品属性和业务规则开发,在高代码的阶段,新手需要花费数天时间理解业务的复杂性,熟手完成加载任务至少需8天,开发门槛极高。
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加载任务难以满足:面对项目交付周期短、任务重的压力,有时根本无法达到快速加载要求。以某业务受理系统实际生产为例,甲方爸爸只给不到105天时间,要求完成350+款政企产品加载具备完整受理能力。按上述逻辑简单换算后发现,继续利用现有的生产工具与手段,即便投入再多的人全天无休,也无法达到工期要求。
市场竞争激烈,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这个店。为了抓住商业机遇,进一步扩大政企市场份额发挥应有的价值,业务受理系统只能主动求变,重新设计业务加载流程,以期提升支撑效率。
低代码是一种采用可视化建模、组件化编程和自动化测试等技术的方法。它具备多租户、在线协作、可视化配置和拖拽式编程等特性,能够降低应用开发门槛,同时显著提升多人协作开发的效率。因为这些特点,从而成为解决政企业务加载效率问题的有效良方。
关键点一:需求-设计-研发在低代码平台完成线上接力,分级传递,减少信息衰减
需求人员运用低代码技术完成了企业产品的业务抽象建模,并在线根据产品配置或业务需求设计各种业务场景的页面原型。之后,迅速与业务部门确认效果,确认无误后,将确认的交互动作保存到需求文档中,并在低代码平台上配置前端交互业务信息的字段展示。设计人员接力需求确认后的工作,他们在需求专家完成的初步交互页面的基础上补充业务规则和产品属性联动策略设计。
如果遇到无法通过配置实现的内容,研发人员将在低代码平台上继续实现需求内容,使用拖拽式编程完成相应的业务规则、业务接口等任务开发。
关键点二:换引擎实现业务拖拽式开发与业务数据多环境一键分发,双管齐下降低开发门槛和提升研维效率
政企业务对于快速迭代和优化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引入低代码平台页面引擎成为企业替换旧页面引擎的必然选择。
旧的页面引擎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无法快速预览配置效果。每次修改都需要重新编写脚本,经过发布后才能呈现,这极大地影响了开发效率和响应速度。此外,旧的业务抽象模型与新业务模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开发双向转换程序的工作量大、易出错、难维护。
而引入低代码平台页面引擎则可以极大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低代码平台页面引擎可以实现所配即所得的效果。通过简单的配置和拖拽操作,需求、设计以及开发等不同角色人员可快速预览配置效果,无需等待发布。这大幅缩短了需求实现周期,提高了需求支撑效率。
其次,低代码平台页面引擎的业务抽象模型更加符合新业务模型的需求。由于低代码平台的灵活性,开发人员可以根据新的业务需求快速构建页面和受理应用,而无需进行复杂的双向转换程序。这不仅减少了工作量,降低出错概率,还使得核查变得更加高效与方便。
测试内容多环境一键分发:
在版本发布之前,业务测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多轮业务测试自然必不可少。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需要将新功能或优化点发布到指定的环境进行测试。
传统的发布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繁琐的步骤,而且一旦发现问题,还需要重新发布,这无疑增加了发布的时间和成本。然而,基于融合低代码分发能力,可以实现一键分发新版本到不同的测试环境,大大提高了发布效率。
根据不同的发布要求,例如指定发布产商品范围,或者指定发布的变动配置区域等;快速地将新功能或优化点发布到指定的环境。无论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灰度环境还是生产环境,都可以轻松地进行发布和预览。
在融合低代码到政企业务受理系统的过程中,从繁琐的脚本配置转变为在界面上直观进行业务建模与规则逻辑配置,并能快速预览效果。这一变化确实减少了研发时间,但总的工作量并没有显著下降。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业务模型转换和页面处理的开发时间有下降,但占整体周期比例依然偏高,特别是在处理大批量商品加载时,并未达到预期的小于业务规则开发时长的目标,其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低代码与产商品中心打通之前,产商品信息仅能通过手工配置进行业务受理模型转换,对于几百个产品累计上万个业务属性需要从产商品接口协议识别出来再逐个进行人工配置,显然效率极低。
受理业务对象数据复用度不高,每个产商品都需要配置一套完整的业务模型,包括组件对象以及页面对象,目前仅有页面流组件可复用。
受理场景复用能力缺失,例如订购、业务变更、预销户等场景的实现是与具体产品互相绑定,即便有微小的差异也不能复用,需要重新配置,需要调整时也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费时费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持续对融合低代码后的受理系统进行配置能力提升,以更贴合实际生产场景,解决使用中遇到的低效类问题。具体措施手段如下:
举措一:打造基于产商品查询API的业务受理模型自动转换工具,手工变自动
尽管产商品在外部系统管理,但该系统提供了一套标准的产商品信息查询API。利用这个接口,掌握各类商品的详细数据结构。通过自动转换工具,实现商品对象解析以及业务对象映射转换,从而减少业务模型抽象后的配置工作量。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使用产商品查询API,根据业务需求调取指定商品的规格信息。
对获取到的商品规格数据进行自动解析,识别出其中的业务属性和产商品关系。
将解析后的商品数据转换为业务受理模型的数据对象,例如商品-商品属性对象、产品-产品属性对象、客户-客户属性对象等。
目前自动转换处理范围包括:
这次改造将大量的产商品业务受理模型配置动作转变为一键生成,从而把需求、研发从重复繁琐的配置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这一改进不仅减少了配置出错的概率,还使得更多的精力能够投入到打造通用的业务组件和优化业务受理操作体验等更为精细的工作。
针对同一产品以不同SKU对外销售,产商品属性几乎相同,仅存在关联商品规格信息的差异,比如商品A和商品B都是相同产品C的不同规格包装。在新版本的业务加载中,为商品A和商品B逐一完成订购流程配置开发,涉及大量重复开发工作,效率极低。然而,若能够将不变与变化的部分进行解耦,只需完成少量配置即可实现差异的内容,并复用已有规格信息中存在共性的受理流程、页面以及业务规则,将极大提升政企产商品加载的效率,缩短配置上线所需的时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作以下优化:
抽象产商品在业务受理流程中可变的内容:商品规格信息(商品名称、商品标识、sku等)。
将变化与不变的内容进行解耦,以便在配置时仅针对可变部分进行调整。
通过这种“替换”的方式,保证了同源产商品80%以上的配置数据与业务规则复用,在大量商品上线加载的攻坚阶段,效率提升特别明显。
大多数商品需配置具体受理场景才能对外发布,如:订购、拆机、预销户,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在这些场景中,具有相似的配置信息,包括配置信息录入范围、信息浏览范围和页面操作导航流程等。当有新商品引入时,重复配置相同的业务场景和操作流程往往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为解决这种共性受理场景带来的重复配置工作,设计了“模板复制替换”的方法。通过复用事先设计的流程模板,能够快速生成可供使用的组件、页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配置和页面流配置等。这一举措大大减少配置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配置效率:通过预置受理场景模板和模板复制,可以快速生成新的受理场景,大大减少重复配置的工作量。
保证一致性:由于模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此使用模板复制替换方法可以保证各个受理场景的业务逻辑一致性。
易于维护:一旦模板发生变化,可以快速应用到所有相关场景,无需逐一修改。
降低出错风险:由于模板是经过测试和验证的,因此使用模板复制替换方法可以降低出错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先通过自动建模转换生成产商品业务对象后,再按需勾选场景,即可一键生成业务组件、页面以及相应的页面流配置,达到零配置或简化配置。针对简单商品的一般场景,能够做到一键快速生成无需人工二次配置的效果。
通过上述业务数据配置深度融合低代码的改造升级,进一步简化政企产商品配置流程,加快业务推上线的速度。以某营运商为例,在三个半月内支持372款政企业务解偶迁移并完成端到端测试上线,达成了既定的业务目标。其中产商品规格“替换复制”和受理场景“模版复制”能力在实际使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比较,研发效率提升了30%,研发周期缩短了40%。
下表为部分核心业务场景的支撑对比数据:
商品类型 | 业务场景 | 改造前(人天) | 改造后(人天) |
复杂商品 | 业务订购 | 5 | 2 |
| | |
| | |
组合变更 | 7 | 3 |
普通商品 | 业务订购 | 3 | 0.5 |
产品变更 | 2 | 0.5 |
资费信息变更 | 2 | 0.5 |
组合变更 | 2 | 0.5 |